樂兒成長說明書-泛自閉症障礙

樂兒成長說明書-泛自閉症障礙

嬰兒大概四個月左右處於牙牙學語的階段,你的寶貝開口了嗎?常見於老一輩的長者形容這是「大隻雞慢啼」,認為不需要特別緊張,如果遲遲不肯開口發聲、與人互動障礙或者有重複與固執的行為,或許你的寶貝患有俗稱自閉症(autism)。

但因為此名稱有誤導性,故現依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第五版(DSM-V)診斷標準,現將名稱改為自閉症類群障礙或泛自閉症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以下簡稱為ASD,其指的是廣泛性發展遲緩、社交溝通困難及人際交流障礙,包含自閉症(autism)、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 AS),再依照語言表達能力分為輕、中、重度嚴重程度。

泛自閉症障礙屬於複雜性神經發育障礙,科學家研究此疾病與基因遺傳有關聯,後天的環境因素也會有相互影響。2021年據美國統計ASD的發病率逐漸上升,經過全國兒童健康調查(NSCH)3到17歲兒童中發病率為四十分之一,經研究大多數CHD8基因突變至蛋白質功能降低,屬新興風險基因,較常見於男性。另外造成疾病的突變基因有以下:

  1. CNTNAP2、MECP2、NRXN1、SHANK3、NLGN3、NLGN4、FMR1、TSC1/2
  2. FOXP1:與智力、語言障礙、自閉症類群障礙、肌張力減退和先天性異常(包括輕度畸形特徵)以及大腦、心臟和泌尿生殖系統異常有關。
  3. 新興風險基因有:SCN2A、SYNGAP1、ARID1B、GRIN2B、DSCAM、TBR1
  4. 除了上述突變基因種類外,在ASD患者中也發現轉錄因子(TCF-20)變異也會影響TCF-4的功能,減少神經元數量,造成腦部功能異常。

    依照病理學研究ASD遺傳為其中的高風險,科學家同時提出了環境更容易影響疾病的發生率,有時不是單純遺傳ASD疾病,而是語言或社交能力遺傳變異相互影響導致ASD,若有攜帶上述的變異基因,還是建議帶著孩子至醫療院所進一步的檢測與診斷,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喲!

參考文獻:
吳佑佑(2016年4月7日)。自閉症類群障礙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https://www.tscap.org.tw/TW/NewsColumn/ugC_News_Detail.asp?hidNewsCatID=7&hidNewsID=129

Estabillo, J. A., Matson, J. M.,& Jiang, X.(2016).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amilial ASD diagnosis, autism symptomatology and developmental functioning in young children.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5(10):1133-40. DOI: 10.1007/s00787-016-0838-1

Feng, C., Zhao, J., Ji, F., Su, L., Chen, Y.,& Jiao, J.(2020). TCF20 dysfunction leads to cortical neurogenesis defects and autistic-like behaviors in mice. EMBO reports. 21. 1-17. DOI: 10.15252/embr.201949239

Weissberg, O.; Elliott, E. (2021). The Mechanisms of CHD8 in Neurodevelopment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Genes, 12(1133). 1-12. https://doi.org/10.3390/ genes12081133

Lozano et al. (2021). FOXP1 syndrom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practice parameters for medical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 Journal of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3(18). 1-18. https://doi.org/10.1186/s11689-021-09358-1

來簡單測驗你的孩子有沒有泛自閉症障礙的風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