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兒成長說明書-皮膚發炎抗敏能力及保濕力
剛出生的新生兒必須接受嚴酷的環境學習生存,而皮膚是我們人體最大的保護器官,各位父母親手掌心上小寶貝的皮膚有沒有潛在危機呢?
美國期刊發表了科學家收集新生兒皮膚樣本與免受輻射線的成人皮膚互相比較,包括細胞外基質 (ECM) 組織、細胞粘附、膠原蛋白纖維組織和脂肪酸代謝過程,其中皮膚的表皮發育過程較顯著差異,成人的表皮發育、免疫功能、細胞分化和毛髮週期的基因分化過程較頻繁。
表皮免疫始於我們在子宮孕育中的外胚層,新生兒從充滿羊水環境立刻需適應極度乾燥的狀態,表皮層會在數小時內開始發生變化,纖聚蛋白filaggrin(FLG)是最終分化成表皮屏障的蛋白質,與細胞間隙脂質依序排列形成屏障,也就是外角質層(stratum corneum,SC),不僅能夠幫助對抗紫外線,也有留住水分維持肌膚保濕狀態,因此有了天然保濕因子(NMF)之稱。當角質層缺水容易有脫屑的情形,是參與角質層汰舊換新的規律過程,因此容易有刺痛或灼熱的不適感。英國學者在異位性皮膚炎及魚鱗癬(Ichthyosis)患者研究出FLG基因突變是風險之一,無法維持肌膚濕潤。
新生兒在出生到兩歲較發生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AD),屬於常見的慢性過敏,也有人稱為嬰兒性濕疹,特徵為刺激、乾燥、極度搔癢及紅腫,影響全球5-20%的孩童,照顧起來是父母親的頭痛難題,與遺傳有關。通常具有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容易藉由免疫球蛋白E(IgE)引發食物過敏、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等免疫反應,被專家認為過敏原透過發炎的皮膚伺機侵入引起。由於發病原因不明,FLG基因突變是主要遺傳因素,次要為環境觸發及先天免疫適應性失調。
乾癬(psoriasis),是常見的發炎性皮膚病,屬於慢性,美國科學家將乾癬與異位性皮膚炎、扁平苔癬、接觸性皮膚炎進行基因比對研究,證實促進發炎反應的細胞素為介白素-17(IL-17)/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相關基因,其中IL-36γ在乾癬的表現最為顯著。
上述疾病共同特徵為皮膚極度乾燥與龜裂,沐浴的時間及頻率無限制,通常必需每天沐浴一次後,美國科學家建議應盡快使用無香精、低pH值及低敏性的潤膚霜,若疾病為中至重度使用濕敷降低嚴重度,並能有效減少達到水分流失。研究報告中也提及使用局部藥物塗抹,這需與專業醫療團隊討論後再執行,切勿自行購買成藥擦拭,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了解新生兒皮膚發育和成熟的狀態是維持健康、對損傷、癒合和疾病做出最佳護理的關鍵。
參考資料:
2015 Apr;135(4):1025-1032. doi: 10.1038/jid.2014.532.
2021 Oct 19;16(10):e0258554. doi: 10.1371/journal.pone.0258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