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性猝死
今年2023年一名52歲男子每天練跑馬拉松10公里,在賽事跑不到2公里因心肌梗塞到院前無生命徵象,經搶救即恢復生命徵象;2022年蘇格蘭登山自行車運動員拉伯·沃爾德(Rab Wardell)於睡夢中猝死,享年37歲;台灣藝人高以翔於2019年在中國大陸錄製實境節目中意外猝逝,享年35歲,近年新聞報導明星或是平時有運動習慣的青壯年猝死的死因為「心因性猝死」事件層出不窮。
心因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是全世界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在年輕人中發生率更高,通常被認為是冠心症首次發病,而老年人誘發原因主要是心肌梗塞,症狀發生後一小時內死亡,病理變化不僅包含心肌梗塞、冠狀動脈血栓生成及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肌炎或心內膜炎,還有可能包括下列:
- 遺傳性基因變異症狀,例如肥厚性心肌病變(Hypertrophic Cariomyopathy, HCM)、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變(arrhythmogenic cardiomyopathy, ACM)、長Q-T間期症候群(long QT syndrome, LQTS)
- 心律不整
- 房室傳導阻滯或原發性心臟腫瘤等罕見疾病
提供心肌血液循環的冠狀動脈,發生中斷導致心臟無法得到足夠的氧氣導致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大約35%-85%的AMI患者被發現有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因破裂造成血栓,短時間內將血管阻塞因此容易發生猝死。
這裡介紹一種較少人認識但致命高的布魯蓋達症候群(Brugada syndrome, BrS),是一種遺傳性心律不整症候群,已發現超過18個相關基因變異導致,常見與心肌鈉離子通道基因SCN5A變異相關,位於第三對染色體。由心室纖維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及無脈性心室頻脈(Pulseless VT)引起暈厥及心臟驟停,常見於在睡眠期間發生死亡,發病年齡平均50歲以下任何期間都有可能,且無特殊前兆或心血管疾病,容易令人措手不及。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足球員、籃球員及馬拉松選手等高強度訓練的運動員存在著「肥厚性心肌病變(HCM)」,是所有年齡最常見的疾病,約占1/5。在2021年美國運動醫學雜誌文獻,學者於2014年到2018年為期四年研究美國各地的國中(11-13歲)、高中(14-18歲)、大學(19-23歲)及職業運動員(24-29歲)的參與競爭性的定期訓練者中,曾發生休克而心臟驟停(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共有331位,其中158位經體外心肺復甦術後成功恢復心跳,另173位診斷死因為心因性猝死(SCD)。
美國心臟協會支持運動員進行心電圖(ECG)的篩檢,雖然無法有效檢測出所有的心臟疾病,例如冠狀動脈異常或主動脈根擴張,但確實可以篩檢出常見的心肌病變、心律不整及傳導異常等造成運動員心因性猝死的因素。同時也能夠透過基因檢測,來幫助運動員了解是否有相關的猝死風險。
衛服部國健署列出危險因子除了遺傳性基因、種族及年齡,另外家族病史、女性更年期後、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抽菸以及缺乏運動者,被認為高風險族群,因此我們應該維持飲食營養均衡,打造健康的生活,拉開疾病與我們的距離。
參考資料:
2021 Mar;135(2):483-495. doi: 10.1007/s00414-020-02481-z.
2021 Mar 30;22(1):147-158. doi: 10.31083/j.rcm.2021.01.207.
2021 Oct;76(8):805-824. doi: 10.1080/00015385.2020.1790823.
2021 Nov;55(21):1196-1203. doi: 10.1136/bjsports-2020-102666.
2019 Jan;28(1):22-30. doi: 10.1016/j.hlc.2018.09.007.
2018 Jan;6(1):30-40. doi: 10.1016/j.jchf.2017.07.014.
衛服部國民健康署(2022年8月29日)。認識冠心病。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32&pid=1188